很多沙发发质选择留长发把头发扎起来,这样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沙发发质选择留长发把头发扎起来,这样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沙发发质选择留长发把头发扎起来,这样是最好的选择,也没有换过别的发型,毛晓彤、郭碧婷、杨幂谁的发型最好看?...
走进山西十大最美草原析城山
近日,笔者跟随阳城县青年写作联盟文友们来到山西省阳城县析城山(昆仑丘)景区观光旅游。析城山景区辇腰游客接待中心,建成于2017年,功能齐全,设备现代,可停泊大巴车35辆,小轿车150辆。能满足游客休闲观光的需求。
辇腰,就是御辇经过的山腰。源于周穆王西游这一历史事件,《穆天子传》中有明确记载。
析城山主峰又称圣王坪,是山西省最美草原、商汤祷雨圣地、远古帝都昆仑丘。神秘、神圣、神奇!欢迎您前来探秘昆仑丘,祈福圣王坪。
析城山(昆仑丘)景区位于山西阳城西南部,中条山脉东北端,晋豫两省交界处。这里山川壮美、河谷幽深,生态原始,植被茂密,文化遗存俯拾皆是,仙风灵气遍及山川。
析城山是中华远古名山,也是阳城县的代名之山。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的横河镇境内,中条山脉东北端,主峰1889.5米。山顶为起伏悠缓的高山草甸,周长四十里,面积10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少有的亚高山草甸。整个草甸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盐盆”,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岩溶漏斗,天坑地窟,深不可测,被地质学界称为地球上的环形山。坪中绿草如茵,百花争艳。春夏秋三季百余种色彩缤纷的野花相继开放,异彩纷呈;特别是每年农历五至七月份,析城山特有的胭粉花、米粉花怒放吐艳,正如古诗吟诵的那样:“万斛胭脂种作田,灵花开放碧峰巅。人间未许窥颜色,时有香风落九天。”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空中花园,古书记载中的“昆仑悬圃”。在蓝天白云衬映下,宛若人间仙境。
析城山一山多名,除析城山外,又叫圣王坪、北斗坪、宛丘、昆仑丘、析津山等等。其中:
析城山是其常用名,关于山名的由来 在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对“析”做过解释,甲骨文说“东方曰析”“帝在东方曰析”,这就说明:析城是东方之城,是东方帝太皞伏羲之城。
称北斗坪是因析城山上与北斗星对应而得名。北宋末年道教领袖林灵素就在其诗中就写道:“北斗坪联北斗星,自是天关通地轴”。在古代得道高人的眼中,析城山就是与天中北斗星相对的地中,是与天龙相对应的地龙。
圣王坪是当地百姓对析城山的传统称呼,它与舜王坪相对应,一直从远古走来。舜王坪因“舜耕历山”而得名,圣王坪是因为远古圣王(包括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黄帝、尧、舜、禹、汤等)在此活动或建都而名。圣王坪祥花遍地,瑞草无边,是历代圣王心目中的神山圣水、人间仙境,而且上与天通,是最适合与上天对话的地方。远古历史虽难以稽考,但典籍中不乏大禹治水登析城、汤王祷雨上析城、穆王巡泽到析城等记载,这些都是载入史册的信史。
析城山神秘、神奇、而又神圣。数十位海内外有关专家,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认为:“析城山即远古昆仑丘”,也就是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反复出现的昆仑虚。“远古昆仑”并非只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经过数千年不断演绎的文化概念。古代典籍中记述昆仑丘(又名昆仑虚、昆仑之虚)有“增城”“醴泉”“悬圃”“瑶池”“开明兽”“有木禾”,有“五城”“九门”“十二楼”,这些在析城山几乎都能够找到一一对应的实物或原型。按照古人“准其地望,皆与古书相合”的史地观来看,析城山就是古书记载中的昆仑丘。
析城山东缘坡上有五处石堆遗址,与坪中高丘祭天坛相呼应,为伏羲所造六峜。我国不少历史、民俗资深专家曾多次指出:“以阳城为中轴南北百公里范围内,是严格按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安排农事活动的,这与析城山有着必然的联系”。曾有专家,历时三年,十多次在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八个节气日的凌晨,登上析城山观测日出,日出点、六峜、观察点三点一线,验证了古书的记载。《管子·轻重戊》记载:“伏羲作,造六峜以迎阴阳”。意思是:伏羲兴起,创造六峜,以此来顺应自然规律。从此有了原始科学指导下的农耕文化。从司马迁到郭沫若再到今人,千百年来苦苦找寻的“六峜”,在析城山见到了实物,得到了验证。
析城山的自然景观宛如画卷。春来万物复苏、山花烂漫、绿草如茵;仲夏胭粉怒放、米粉斗艳、生机勃发;深秋红叶满山、祥花遍地、瑞草无边;冬天银装素裹、一望无际、莽莽苍苍。沿着析城山周边漫步,群山叠翠、气象万千。还有它奇特的龙形地貌,万古不竭的高山天池,四周高中间低的“偃盆”地貌,遍布坪上的龙洞和龙窝、漏斗天坑、岩龛溶洞。山上有座无名墓,刻有“仙境”和“跨鹤归来”字样。可见,在古人眼中,析城山就是“西天仙境”。
析城山的人文背景源远流长。尧、舜、禹、汤、周穆王等古代君王曾亲临于此,留下了尧王东坪访舜王,大禹治水凿石门、商汤祷雨析城山、穆王巡泽观农桑等动人的故事和传说。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中华民族探源寻祖取得重大进展,昆仑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中科院华仁葵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金荣华教授、中国社科院吴晓东教授等一大批海内外专家,经过十多年潜心研究,得出了“析城山即为远古昆仑丘”的结论,使失落数千年的远古昆仑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析城山的英雄事迹口口相传。无数英雄豪杰已随着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但是他们的故事和英雄精神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东魏镇南大将军林时茂为避祸在析城山出家清修、研习武功,后辗转至四川峨眉山传授武功,成为峨眉派武术的一代宗师;抗日战争期间,析城山是中条山战役的东部战区,朱德、彭德怀、邓小平,杨尚昆等领导人多次到阳城,他们都屡屡涉足析城山。特别是1942年5月邓小平政委到中条山地区视察,曾与日本侵略军转战于析城山头。
析城山神秘、神奇而又神圣。专家研究论证认为,这里是商汤桑林祷雨圣地,是国家级的祭天道场,是伏羲帝都远昆仑丘,又名昆仑虚,就是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反复出现的昆仑虚。古代典籍中记述昆仑丘的增城、醴泉、悬圃、瑶池、开明兽、木禾、九门、五城十二楼、炎火之山等等,在析城山几乎都能找到一一对应的实物或原型。
析城山上有8000年前伏羲所造“六峜”遗存,是人类最早的天文观象台,可以晨考日出,确定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节气。后来进一步演化为24个节气,2022年新春,24节气走进了北京冬奥会,农耕文明焕发出时代辉煌。
考古发现析城山上确有古人类生存。2006年以来,析城山有多次考古发现,采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细石器标本多达1000余件;年代、器型与“下川文化”相似,还发现有仰韶文化时期的泥质绳纹红陶片和素面红陶片,证明析城山上古时期确有古人类生存。
我们到了析城山脚下的北门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走上这段小坡就是游客接待中心。
从右手边这座木质牌楼下去没多远,有个小山村叫牛心温,是离析城山最近的山庄。这里是我们阳泰集团旗下的屯城煤矿打造的一个扶贫项目,集旅游观光、休闲避暑、康养娱乐于一体,很有特色。有兴趣的游客游过析城山后,可以进去体验一下。
入口处,大家沿着步道徒步登山了,时间大约需要30分钟。这条山路原来是条石板路,上面还保留了一段古道,一会儿大家就会看到。这条路位于圣王坪的北部,又称作玄武路,是古代来自晋城、沁水以及阳城北部等州县方向的官员和百姓登临析城山祭天祷雨的官道,为方便游客行走,我们投资将路面拓宽、铺平,并铺设了木栈道,行走起来要便利好多。
导游提醒我们四点注意事项:一是要注意安全。俗话说:“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拍照不走路,走路不拍照。”登山道路崎岖不平,请大家看清路面,迈稳脚步,互相照顾。需要拍照时,一定要停下来站稳了再拍照。二是不要携带火种、火源上山,绝对禁止抽烟和野外用火,以防引发山火。三是进入景区后,要看清标识标牌,跟着向导沿着步道行走,不要离开步道,不可随意乱跑;因为景区内还有许多未开发区域,而且天坑漏斗特别多,有的深不见底,十分危险,要防止意外发生。四是不要采摘胭粉花。胭粉花学名狼毒花,有剧毒,只能生长在高寒地区,山下移栽不活,可远观,可近瞧,但不可亵玩。千万不要触碰、不要采摘哟!五是析城山亚高山草甸生态脆弱,一定要保护好这方净土,不乱扔垃圾。大家都是高素质的游客,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做得很好。
站在登山途中观景平台站上,俯瞰牛心温。牛心温原来叫作“牛心窊”,山庄所在的山窊,近似牛心模样,故而得名,后来改作牛心温。放眼望去,牛心温如同一幅亮丽的油画,石头房、小木屋,别具一番情趣。村中石头房屋共有17个院落,别看它外表面是原生态的石头,屋内却装饰得如同四星级宾馆。在牛心温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品味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乐趣。
山根这段木栈道下面,就是古人登山的石板路,是从北面前来朝山祈福、祭天求雨的古官道,古人称之为玄武路。
北门山神庙,这座石头房子是析城山北门山神庙。析城山自古就是祷雨圣地,北宋熙宁九年(1076),河东路旱,朝廷委派通判王伾来析城山祈天祷雨,结果普降甘霖。次年,宋神宗颁旨册封析城山神为“诚应侯”。政和六年(1116)春,北方大旱,宋徽宗沐浴斋戒,派遣使臣来析城山商汤庙祭天祷雨,并汲取汤池圣水,结果使臣刚回到京城,大雨就随之而降。徽宗以朝廷“爵以报劳”惯例,特赐析城山商汤庙“广渊之庙”匾额,加封析城山神诚应侯为“嘉润公”。宋宣和七年(1125),下诏河东路拨公款重修析城山汤庙、嘉润公祠。析城山不仅坪内建有嘉润公祠,而且在四门还建有山神庙。如今,东西北三门的山神庙尚且存世。
我们登上了析城山,来到了北门顶观景平台,这里是析城山九门之一的玄武门,门外有山神古庙,有石板古道,为古人出入圣王坪的要道之一。在这里大家向坪中放眼望去,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析城山亚高山草甸的美丽景色和遍布天坑漏斗的独特地貌。我们回首环视,可以看到箭豁口,传说这个豁口为后羿神箭所射;可以远眺小尖山,那是阳城古八景“盘亭列嶂”的最高峰,素以险、峻、奇、灵著称,是方圆百余里的祈福圣山;天气晴好时,还可以看到西面再远处的历山,因舜耕历山,得名舜王坪,又称西坪。相应地,析城山称作东坪,因伏羲等帝王曾生活于此,因而又名圣王坪。
圣王坪最高海拔1889.5米,广约10平方公里,好似一个口朝上的巨大盆子。《海内十洲记》载“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名曰昆仑”,描写的正是这样的地貌,析城山正是人们苦苦寻觅、不知所踪的远古昆仑丘。
析城山亚高山草甸景色秀美,美在自然风光,美在物种丰富,美在趣闻轶事,美在林草融合,美在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2020年12月,荣列“山西十大最美草原”,成为山西草原亮丽的绿色名片,成为人们休闲旅游观光的好地方以及共享生态红利的生态福祉。
(“山西十大最美草原”,由山西省林草局组织评选,于2020年12月揭晓,分别是:历山舜王坪亚高山草甸、阳城析城山圣王坪亚高山草甸、沁水示范牧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沁源花坡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五台山高山草甸、五寨荷叶坪草原、芦芽山马仑草原、黑茶山饮马池亚高山草甸、塞外绿州右玉草原、灵丘空中草原。)
析城山神秘莫测的人文历史、令人迷恋忘返的大美景色,常会激发文人墨客的诗情雅兴,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比如清代诗人延君寿就曾写下《游析城山至圣王坪》诗:
群峰如奔马,百里相追逐。纵横不可勒,到此始结束。
龙穴嵌平沙,罗列三百六。中有散花人,窈窕颜如玉。
遂令千倾田,变作胭脂谷。
青年诗人马玉女士诗兴勃发,随即朗诵游览析城山一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那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大自然是神奇的造物主,
析城山,这方诗与远方,绝美隐世。这里祥花遍地,瑞草无边,天池清澈,胭粉鲜妍,疑有精灵梦仙子。这里群山叠翠、气象万千,
仙风吹起海市蜃楼,人间烟火慢了镜头。这里四方如城,一方巨城天生就,山似城来城是山。是有天机秘藏。 海阔天茫里寄托不变的信仰,析城山的神奇中透露高洁脱俗的风范。人间未许窥颜色,时有香花落九天。析城天池万年清,胭粉仙花不下坪。朋友,把回去的路遗忘,别让梦想长出惆怅的茧。此刻,让山风吹乱发,肆意吹走彷徨。像幼时一样躺在地上,拆开析城山浪漫迷人的星光,穿上回忆和期待,在红红润润的憧憬里,你是否已然热忱了很久很久……
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发现,析城山上有着丰富的古人类生活遗存。
据导游介绍,200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陈哲英教授在析城山发现了细石器,并著文说:“可以想像在一万多年以前,析城山一带有着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笔。”
2009年,晋城市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这一带发现了长100米,宽5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旧石器文化遗址,采集标本多达100余件。
2016年,晋城市考古工作者,在析城山南门附近的土层中又发现了100多件旧石器,同时还发现有仰韶文化时期的绳纹红陶片和素面红陶片。
2019年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任海云副研究员来析城山考察,发现析城山“只要低头仔细查看,就能发现在干枯的草丛内、被雨水冲刷开的粉砂土里,都可以采集到黑色燧石制品,包括石核、细石核、细石叶、石片、刮削器、尖状器以及断块等”。并且认为“与下川盆地的也极为相似,因此它们应属同一文化体系,均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2020年秋,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杜水生教授团队在析城山考古调查时,采集石核、石片、刮削器、凹缺器、锯齿刃器和齿状器等旧石器1000余件。杜水生教授认为,析城山圣王坪遗址对于探讨晋东南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技术行为演化以及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交流互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丰富的考古发现,充分表明析城山远古时期确有人类生存于此,为析城山是远古昆仑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天坑漏斗,析城山属喀斯特地貌,遍布天坑漏斗,这些天坑漏斗均呈圆形,形成了大圆套小圆的奇特结构,大到10平方公里,小到如锅口大小。小圆构成大圆,大圆包含小圆。当地百姓形象地称之为72眼独龙窝,120盘鬼推磨,360口小铁锅。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刚教授推测,这种独特的地形地貌极有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遭遇巨大彗星的撞击而形成的。此说是否成立,尚待验证。不过,当地村民在析城山上确实捡到过陨石。
在这些天坑漏斗的边上,围着很多漂亮的石头。这密布的天坑漏斗就像深井一般,即《山海经》记载的“面有九井”;美石为玉,这围在天坑漏斗周边的美石,好像是设置在井边的围栏,即《山海经》记载的“以玉为槛”。这些都是昆仑丘地貌的特征。
文石群,说起中国文字的起源,人们多会想到仓颉(jié)造字。《淮南子·本经训》云:“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传说他聪明睿智,长着四只眼睛,“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
其实据记载,早在伏羲时代就已出现了文字。《竹书纪年》载:“伏羲……造书契,作甲历。”《尚书序》记载:“古者伏羲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文字必归六书,以同文而代结绳之政”。
析城山上有许多裸露的石头,经千万年风雨侵蚀,石面上形成了奇特纹理,或像山川鸟兽,或似彝鼎铭文,或如银钩铁划。人文初祖伏羲氏在析城山上看到这些布满纹理的石头,受到启发,根据事物的形状,如日月星辰、山水树木等外形特征,画出了类似的符号,于是便出现了最早的象形文字。
析城山上还有许多裸露的石头,经千万年风雨侵蚀,形成了奇形怪状,但上面并没有纹理,高度也不甚高,那就是石芽。石芽与文石的区别在于有无纹理,石芽与石林的区别在于高度,高大得像树林一般那就是石林了。析城山目前没有发现石林。析城山上的文石与石芽很多,根据其特征便可认定。
胭粉花(昆仑悬圃),前面那池圣水就是大名鼎鼎的瑶池,瑶池旁边那座古庙是汤帝庙,瑶池北边那座高丘就是伏羲墓。
看到大片大片胭脂一般殷红的花朵,就是析城山上独有的胭粉花,又叫火柴花,学名狼毒花。胭粉花宿根,窝状生长,一簇数百枝,一株分五色,含苞恰似火柴头,怒放犹如雪里梅。一株上可以开十几二十朵,5个花瓣,花朵的直径不到0.5厘米,小而娇艳,夏秋时节次第开放。绿草丛中胭粉花迎风摇曳,与坪中数百种野花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高山花园大美景色。这里就是爱国诗人屈原苦苦寻找的“昆仑悬圃”。当然,这也是析城山是远古昆仑丘的一个有力支撑。
阳城人将狼毒花美称为“胭粉花”,与商汤祷雨相关。话说当年商汤“以身为牲”,赴汤蹈火。汤妃娘娘看到熊熊燃烧的烈火,不禁大放悲声,嚎啕大哭,泪流成河,脸上的胭脂被泪水冲刷,流了满地,将满坪的狼毒花染成了粉红色。为了纪念汤妃娘娘,便把狼毒花称作胭粉花了。
狼毒花有毒,根系越发达,毒性越大,人畜绝不能食之。但可以入中药,有祛痰、止痛等作用。亦可做农药,用以防治螟虫、蚜虫。藏民用狼毒花造纸印制经书,可以防虫蛀。
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强,能够适应干旱寒冷的气候,生命力强,周围草本植物很难与之抗争。而在高原上狼毒花的泛滥,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人们放牧过度,其他物种少了,狼毒花便乘虚而入。因而,狼毒花在我国某些地区,已被视为草原荒漠化的一种灾难性的警示,一种生态趋于恶化的潜在指标。
阳城素有“胭粉花不下坪”的说法。是说胭粉花适合在析城山这样的高寒山区生长,离开这样的自然环境,便会枯萎死亡。再者,胭粉花又有毒。所以,游客朋友一定要注意,胭粉花只可尽情欣赏,而不要采摘!所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瑶池,我们来到了析城山景区的中心地带。这池绿波荡漾、亢旱不竭的圣水,便是大名鼎鼎的瑶池,水域面积8000平方米。这方万年不竭的神圣天池,清澈宁静,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见证了上下数千年世道沧桑。
《穆天子传》卷五载:“天子四日休于濩泽……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中。……季夏庚□,休于范宫。”这些文字是周穆王西游来过阳城(古称濩泽)的历史记载。有人说周穆王西游是从镐京出发的,阳城在镐京之东,绝不会来过阳城。其实这是误解。《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游是从成周,就是现在的洛阳出发,并且最后又回到了成周。阳城位于洛阳西北,两地人自古交往甚密,周穆王西游来过阳城有史料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周穆王那次来阳城,登上了昆仑丘(析城山)。依据《穆天子传》的记载,那是周穆王十七年的初秋,穆天子一行于癸亥日进入西王母国境昆仑丘,就是我们所在的析城山。第二天甲子日,周穆王带着白玉和黑璧等珍贵礼品拜见了西王母。第三天,西王母在瑶池——就是这方美丽的圣水之滨,举行盛大的宴会,欢迎周穆王一行。
这美丽的瑶池之滨就上演了一幕千古传唱的动人传奇:那时的西王母芳华正茂,仪态万方;周穆王仪表堂堂,风流倜傥。两人一见倾心,遂在瑶池仙台上小酌对饮,互倾衷肠。绿草如茵,瑶池如镜;白云悠悠,仙风习习。两人心旌摇曳,意乱情迷。临别时,西王母为周穆王作歌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大意是你我距离虽然遥远,可是你的骏马可日行三万里啊!你食用了我的长生不死药,还能再来看望我吗?
周穆王大为感动,手把酒盏,慨而和之:“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大意是我要回归东土去处理国事,让诸侯相安,让万民和乐。三年以后,我会再乘骏马前来和你相会,共享美好时光。然而,世事沧桑,周穆王未能如约而至,却是一去杳如黄鹤。
唐大和九年(835)前后,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济源玉阳山“学仙”。唐开成元年(836)又奉母迁居济源。在此期间,他曾多次登临析城山,有感于周穆王、西王母故事,写下了著名的《瑶池》诗: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山西通志》记载,瑶池“亢旱不竭,与济渎通”。“亢旱不竭”,可能是瑶池圣水连通地下暗河,水源充足,所以从未干涸过。“与济渎通”,是说析城山水系是济水之源。“济渎”,是指我国古代独流入海的济水。我国古代有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即南渎长江、北渎济水、西渎黄河、东渎淮河。济源,字义即济水之源。其实济源之水来自于析城山系,一直流经济南,注入渤海。
如今仍在沿用的含有“济”字的地名,如河南的济源、山东的济南、济宁、济阳等,都是因济水而得名的。济水流经济南,有清代诗人延君寿的两首诗可以佐证:
其一:《游趵突泉》
深院回廊小住时,春波汨汨散平池。不关激石声偏晨,突作翻澜理亦奇。
浅草风恬来戏蝶,短碑苔蚀认题诗。故山王屋峰何处,空有乡心寄水知。
其二:《趵突泉一首》
濯缨不濯足,水能先洁己。洗尘不洗心,人不善用水。
水源在何处?王屋一千里。饮水思故乡,乡味清如许。
“故山王屋峰何处,空有乡心寄水知。”“水源在何处?王屋一千里。”这两句诗表明,济南趵突泉水与济水是一脉相承的。当地民间有个说法,说是如果遇到大旱,瑶池水位下降,那么济南趵突泉的水就不那么旺了。由此可见,济水与趵突泉水脉确有关联。
瑶池又名汤池、娘娘池,这与商汤桑林祷雨有关。《山西通志》记载成汤庙在阳城县城“西南七十五里,相传成汤祷雨于此”。因商汤当年在析城山瑶池附近祷雨,因而又名“汤池”。民间传说汤妃娘娘陪同商汤析城山祷雨,曾在瑶池边上洗漱梳妆,故而亦名“娘娘池”。
在析城山上,特别是瑶池周边,生长着一种纤细、修长的草本植物,好似飘逸的龙须,当地百姓形象地称之为“龙须草”,用龙须草编织的凉席,夏季躺上去很凉爽,古代是进贡朝廷的贡品,每年要进献朝廷6条凉席。关于龙须草,古书《太平寰宇记》有记载:析城山“有汤王池,俗传旱祈雨于此。今池四岸生龙须绿草”。《山西通志》也有记载:“山顶有汤王池,土人传汤旱祈雨处,今池四岸生龙须草。”
古建遗址,此处遗存有柱础石、墙基石、地坪砖等古建遗存,表明这里曾经有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因世事变化,年深日久,风雨摧残,或雷电野火、战争兵燹等因素而毁坏殆尽。传说这里曾是嘉润公祠,也有人说是守山道士居所。前面还有大片大片的道士墓群,我们一会儿就会看到。
道士墓群,顺着西边那条沟望去,那里有大片的古代墓葬,那是古代析城山守山道士的墓穴。通常,人死之后会说是“驾鹤西去”,而这片道士墓的墓额上竟然刻着“夸鹤归来”“仙境”等文字。可见,在古代道士心目中,析城山就是“西天仙境”。正所谓:“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群仙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次生糜子,析城山低洼处生长着大片黍类植物,华教授认为那曾是伏羲时代远古人类种植的谷物,是古人的食粮,也是伏羲在昆仑丘开启农耕的遗存。因后世无人耕种,退化为次生糜子。
其实,远古人类在昆仑丘生存的食物,除了次生糜子之外,还有其他丰富的食物资源。析城山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山地淋溶褐土丰厚,植物谱系极为丰富。据调查统计,析城山及其周边有桑、桃、李、杏、猕猴桃、葡萄、茱萸、核桃、柿、梨、石榴等果树;有猴头、木耳、金针、葛葱、蘑菇、灰菜、小蒜等菌类和山地蔬菜;有麝鹿、黄羊、野猪、狍子、猪獾、灰鸽、麻雀、雉鸡、布谷等禽兽;有贝母、菖蒲、山萸、苍术、黄芩、荆芥、薄荷、黄精、益母、柴胡、菊花、茵陈等中草药材。不仅有素食资源,而且还有肉食以及药材资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完全可以满足古人类生存的食物需求。
祭天台、龙形地貌、天中地中、六峜、宰牲池等景点,祭天台:我们现在所站的高丘,是圣王坪的中心位置,民间世代相传,这里是古代帝王的祭天台,也称祭天坛,天坛之名由此而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据华人葵教授考证,自伏羲始约百代帝王在此设祭坛祭祀上天,开创了帝王登高山祭天之先河。
黄帝的孙子颛顼,为了巩固帝权,垄断神权与天文历法权,在战胜共工之后,下令“绝地天通”,禁止本部落之外者升登昆仑丘,苛令史官“不纪于远,乃纪于近。”黄帝之前的中华历史难能见于信史,于是昆仑文化渐渐湮灭,以致战国时期的屈原无奈地发出“昆仑悬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的叹问!
龙形地貌:2020年,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的作者华仁葵教授团队在做一个项目时,发现用现代卫星遥感技术拍摄的析城山及其向南延伸的大罗岭山脉,怡似一条栩栩如生的神龙:昂首于圣王坪,现身于大乐岭,藏尾于黄河三峡。圣王坪是龙头,清澈晶亮的瑶池是龙水汪汪的眼睛,盘亭列嶂是西龙须,大罗玲是龙身、龙脊。可谓是龙头、龙眼、龙须、龙角、龙鬃、龙身、龙爪、龙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专家论证认为,析城山是中华神龙的原型山体。
天中地中:古人认为,天上的北斗七星曲折逶迤如龙飞天,古称天龙,为天帝居所,是为天中。析城山正对天中,蜿蜒欲飞如龙行地,古曰地龙,为伏羲帝都。此丘地处析城山中心、正对天中,为远古帝王祭天之处,故为地中。
六峜:《管子》载:“伏羲作,造六峜,以迎阴阳”。这“六峜”究竟是什么?郭沫若等老一辈科学家曾做过研究,未能搞明白。华仁葵教授和我国台湾省中国文化大学金荣华教授在析城山东城垣上考察时,发现了有规则堆积的五堆石头,与我们脚下原来的一堆石头,形成扇面排列。经过深入研究,认为这六堆石头就是《管子》所讲的“六峜”,是人文初祖伏羲夜考极星、晨考日出、昼参日景,发明的人类最早的天文观象台,早于英国索尔兹伯里巨石阵3500年。
“峜”的本意是人在山下踮脚远眺,通过“六峜”来确定冬至、立春(立冬)、春分(秋分)、立夏(立秋)、夏至八个与农耕文明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八个节气,这才是伏羲创八卦的原始意义。以此来指导农事。我们阳城从古至今都是严格按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的,往南则偏早,往北则偏迟,都不太准确。这也间接证明了二十四节气就是在析城山发明的。
宰牲池:西北角那个洼地,是古代帝王祭天时,宰杀猪牛羊等牺牲的地方。按原始时期人们的认知,祭天仪式非常隆重,须由帝王于冬至日、子夜时分亲自主祭,祭天道场必须建在昆仑中央高台——就是我们脚下这个高丘。古时认为此台是天帝上天下地的天柱、天梯。帝王祭天,必须斋戒沐浴、面北(有谓“面东”)朝圣、奏乐颂赞、烧牲燃禾、升烟以祭。祭天完毕,当场将所有祭品抛投“宰牲池”中。曾有专家在此捡到了已经石化的牛腿骨和燧石。
黑龙洞:相传为女娲补天时斩黑龙的黑龙洞穴。同治版《阳城县志》载:“洞更幽窅(yǎo),水尤浩淼,声似巨雷,相传中有龙在。”黑龙洞一年四季水声汩汩,若到雨季水旺时节,则水声如雷,几里之外就也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关于黑龙洞,清雍正版《泽州府志》记载:“析城山有二泉,不竭,与济渎通。”其中一泉便是指黑龙洞。从析城山发源的河流有五条,其中四条皆流往济源,与济渎通是确切无疑的。
关于黑龙洞祈雨,还有许多故事。当地人到此祈雨时,须心意虔诚,用红布包一合(gě)小米,焚香跪拜,然后将祭品洒入地下河中,就可祷得和风细雨。如心意不诚,或者将石头投入了地下河中,亦或是高声喧哗,则会降下冰雹,造成灾害。1975年夏天,横河有一个牧羊人到洞中取水纳凉后,随手将几块石头投入地下河中,从黑龙洞出来不久,就下起了鹅卵大的冰雹,结果打死了300多只羊,牧羊人也被砸得头破血流,下山不久就不治身亡。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在黑龙洞中投石造次。
南门峰:东南方向耸立的那座高峰是析城山的制高点“南门峰”,海拔1889.5米,暗寓九五之尊。那里是析城览胜的最佳位置。有道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不登险峰皆无缘。站在南门峰上,可远眺底柱山、王屋天坛山、五斗峰、云蒙山、鳌背山、小尖山、历山、大罗岭等名山峻岭。遇上晴好天气,还可以看到九曲黄河。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登临南门峰,触景生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
清乾隆戊子(1768)科举人,历任乐亭、密云知县的阳城诗人郭兆麒的《南门峰》诗写道:
登陟不厌高,一峰东南峙。砥柱与析城,环列手可指。
俯视但鸿蒙,万点暮烟紫。黄河天上来,匹练遥相似。
高飚叱咤出,长剑纵横倚。不遇黄石公,当从赤松子。
清乾隆年间,阳城诗人田珩的《登南门峰》诗写道:
跻(jī)顶日犹明,振衣复登历。东南一峰高,去天不盈尺。
黄河千里来,王屋数点碧。苍茫含万象,凭眺见八极
精神忽飞动,飒若生羽翼。挥手谢时人,耸身望银阙。
南门峰附近还有捆龙柱、斩龙台,往东通往妖精洞、尧洞、牛角洞、和尚龛、女娲洞、银河峡谷以及赵树理笔下的《灵泉洞》等景点,等以后开发好了,您就可以游览了。
南门:正南方向那处低洼就是析城山的南天门,俗称南门。那里是古代帝王以及中原地区臣民登临析城山祭天的正门。其实这个南门是南天门的东华门,在它的西侧还有一处较高一些的低洼,那才是南门的正门,是神仙登昆仑丘的正道,门两侧有开明兽守卫;正门其实是有门无路,凡人是无法上去的。正如《山海经》所云:“非仁羿莫能上岗之岩。”那神仙为什么可以上去呢?因为神仙有神功,可以腾云驾雾、飞来飞去,无须走路攀爬。
南门西侧分布着无数的洞龛,那是古人类生活居住过的地方。南门外正南方向为鳌背山,传说为女娲斩鳌足、立四极留下的。清代著名布衣诗人张晋的《鳌背峰》诗写道:
巨鳌驾山不肯前,长驱折断神龙鞭。
一朝鳌伏山陷地,独余高背撑青天。
这大气磅礴的诗句,歌颂了女娲斩鳌足立四极、撑青天的旷世奇功。
原始聚落,这些草棚搭建的聚落群,是拍摄专题片时搭建的。《礼记·礼运》说:“昔者先王未有宫殿,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zēng)巢”;《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众害。”这两句话是说,远古时代,古人为避免遭受禽兽伤害,巧妙利用自然条件来保护自己。或穴居于自然岩龛、洞穴,或“构木为巢”而居。像这种利用树枝、杂草搭建的简易棚舍,应该是相对进化的表现。
旗杆岭,这一道长条形的高丘好似一道长长的山岭,当地人称作旗杆岭。岭上遍布小型石础,石础上有插旗的眼,相传是古代官方祭天祷雨时插旌旗用的,故称旗杆岭。迎风飘扬的旌旗一直延续到巍峨庄严的祈雨亭,可以想见古代祈雨的浩大场景。
也有人说,这些石础不是用来插旗的,而是古代建筑用的门墩石。这里古时建有长廊,一直延续到祈雨亭。那场面也是相当壮观的。
无论是哪种解释,都会令人遐想到古时帝王祭天祷雨的宏大场面、壮观情景。
祭祖石(伏羲墓),这块巨石在圣王坪中是绝无仅有的,看似其貌不扬,实则非同寻常。石面光洁平整,一如平整的桌面。据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著者华仁葵教授考证,这在远古时代曾是神圣的祭祖神台,也就是祭祀的供桌,是古代帝王祭拜人文初祖伏羲的祭台。
我们隔着瑶池向对面望去,可以看到一座巍峨庄严神秘莫测的高丘,那就是伏羲墓。华教授等专家从道家风水学说和古代帝王祭祀礼仪等角度进行了研究、考证。风水堪舆称“龙角地为最吉之葬地”,意思是龙角处是归藏圣王的最佳墓地。《周礼》有后人在郊野水边高地以新禾祭祀祷告先圣王的记载。这座高丘正处于析城山龙形地貌的两龙角交汇处的水边高台,符合上述理论原则。这么说来,华教授的说法是有道理的,那座高丘极有可能就是伏羲墓。
祈雨亭,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商汤当年祭天祷雨圣地,也是后世帝王、官员、百姓祭天祷雨的地方。原来建有豪华的祈雨亭,年深日久坍塌之后,现在仅剩下地上的12个青石柱础。这些柱础三个一组,共有四组,各占一角,构成一个正方形。每组有两个雕刻着覆莲花纹,专家认为具有宋金建筑风格,联系北宋末年的大规模修建,可以断定为北宋末年的遗存。四角上各有一个素面柱础,专家认为其年代更久远,表明这里在北宋末年大修之前早已建有祈雨亭。
宋熙宁九年(1076),河东路大旱,朝廷委派官员来析城山祷雨,获得休应。次年,宋神宗封析城山神为“诚应侯”;政和六年(1116) ,宋徽宗加封析城山神为“嘉润公”,并为汤帝行庙赐额“广渊之庙”。宣和七年(1125),朝廷用公帑(tǎng)重修汤帝行庙,“命官增饰庙像,以称前代帝王之居而致崇极之意”,并“以其余材完嘉润公祠,合二庙凡二百余楹。”尊崇至极。大家看看这四角柱础的形制、规模,再想一想由此而建起来的祭天祈雨大亭,是不是雄伟壮观,有没有皇家气象!由此可见,析城山汤帝行庙确实是国家级的商汤祭祀祖庙。
八卦井,南侧下面洼地上那口井是八卦井,水质甘甜,满而不溢,据说饮之可祛瘟、避灾,是古代山上道士、香客、游人饮食用水的主要水源。
传说是伏羲在析城山夜考极星,晨考日出,昼参日景,创六峜,发明了先天八卦,确立了四立、二至、二分八个季节,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
为纪念伏羲创八卦、开启农耕文明的伟大功勋,后人将此井井壁甃成八边形,在井台周边刻上先天八卦图形,与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季节相对应,并将此井命名为八卦井。
东天门,东面那个山坳,是古人从青龙路登临析城山的入口,亦为昆仑九门之一,附近亦有山神古庙、石板古道。站在那里眺望坪中,与站在北门观景平台眺望坪中的感觉大同小异,析城山“偃盆”地貌、天坑漏斗、祥花瑞草尽收眼底。
汤帝行庙,瑶池边上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庙是汤帝行宫,亦称汤帝行庙,是为纪念商汤在析城山为民祷雨而建。这座汤帝行庙像泰山岱庙一样,是天下祭祀商汤的祖庙。
《竹书纪年》载: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二十五年,作《大濩》乐。”商汤初年连年大旱,为救民于水火,商汤着白衣,乘白马,剪下了自己的头发、指甲,以示惩罚,亲自来到桑林之野析城山祷雨。他毅然决然地走上柴堆,仰望苍天,发出一连串灵魂拷问:“政事不协调吗?役使百姓过分了吗,为什么这么久不下雨呢?宫室太华丽了吗?宫廷妃子太多了吗?为什么这么久不下雨呢?贿赂盛行了吗?诽谤发生了吗?为什么这么久不下雨呢?”这六句灵魂拷问,史家称之为“六事自责”。
汤王祷雨的虔诚之心,感动了苍天。六事自责刚毕,顿时雷声大起,黑云压头,一场甘霖普天而降,驱除了旱魃,万民欢歌。商汤拯救百姓,感天动地,成为万世帝王之楷模,是析城山历代帝王祭天活动中最精彩的一幕。
析城山汤帝行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代。宋开宝三年(970年)勒石的《敕存汤庙碑记》写道:“伏自秦帝,依凭圣力,仰叩天庭,请行庙于兹”。据此可知,至晚在秦代,析城山上就修建了汤庙。后经历代增修,到北宋后期,达到了巅峰。碑碣记载:宋熙宁九年(1076),河东路旱,委派官员析城山祈祷获得休应。宋神宗于次年五月,“谍封析城山神为诚应侯”。宋政和六年(1116)北方一春无雨,宋徽宗派遣使者来析城山祭天祷雨,甘霖随之而降。宋徽宗加封析城山神为“嘉润公”,为析城山汤庙赐额“广渊之庙”,并于宣和七年(1125),重修析城山汤庙,“增饬庙像,以称前代帝王之居而致崇极之意,以其余材完嘉润公祠,合二庙凡二百余楹。”这无疑是从最高统治者和最高学术层面,充分肯定了析城山国家级祭天祷雨中心的崇高地位。
汤帝行庙里保存的《宋代敕封碑》写道:“言念析山,汤尝有祷。”这是宋徽宗联想到商汤曾经在析城山祷雨。这是国家层面对商汤祷雨析城山的明确肯定。元至元17 年(1280)《汤帝行宫碑记》,开列了山西、河南等地城乡所建成汤行宫84道,展示了以析城山为中心的庞大汤庙群和农耕雩祭文化圈。其实,这通碑上所列举的汤帝行庙还不是当时阳城汤帝行庙的全部,比如早建于唐咸通十五年(874)的马寨汤帝庙,就没有列入其中。
析城山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举办春祈庙会,山西、河南、陕西等地成千上万的民众接踵而至,络绎不绝,鼓乐喧天,香火缭绕。官方的祭祀活动和各地民众拜水、换水仪式相继进行。与祭祀活动相伴的还有游览析城美景、欣赏奇花异草、演戏娱神娱民、举行篝火晚会等春游娱乐活动。清雍正年间泽州知府朱樟在其《圣王坪》诗中对析城山春祈秋报时,万人云集,热闹非凡的盛况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萧鼓祈年及万家,滤泉新汲古城洼。仙人待雨呼龙草,少女留香弄粉花。
未买春田培百药,难寻灵气孕三桠。何时许访烟萝子,移屐重寻罨(yǎn)画沙。
析城山商汤行庙金代毁于兵燹、野火,金末元初重建。庙院中铺砌的条石是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或之前)重建时搞的,而建筑则是清同治初(同治元年为1862年)重建之遗存。
总之,析城汤王行庙,始建于秦代,辉煌于北宋末年,金初毁于兵燹、野火,金元明清屡有修缮,现存为清代遗构,修建于清同治初年。
阳城百姓自古不祀尧舜而独祀商汤,各里皆有汤帝庙或汤帝殿,最多时达380多处,现存的还有100多处。阳城商汤文化是“具有全国唯一性的历史文化资源”。
汤庙平柱石刻楹联:“桑林祈祷千古共传六事雨,苞孽(bāo niè)尽除万载犹忆一征衣。”
扬州八怪之首的书画大家金农与大清相国陈廷敬的三子陈壮履交好,曾寄住中道庄(现在的皇城相府)三年多。期间,遍游阳城大好山水,留下了40多首诗篇。金农登临析城山,看到眼前的景象,吟唱到:
峭阁飞梁想洞天,山中遗迹已千年。
无端草木丛生绿,不见东西清浊泉。
诗中的“清浊泉”是指瑶池和东面的天坑;“峭阁”,便是指当年巍峨的汤帝行庙;“飞梁”是指横跨于“东西清浊泉”之间桥梁飞虹。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析城山当年的盛况。
“商汤桑林祷雨行宫”碑,这通“商汤桑林祷雨行宫”碑立于2018年。中国先秦史学会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众多专家,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多次实地考察,反复探讨研究,达成共识:析城山即商汤桑林祷雨之地,析城山汤帝行庙即为当初商汤桑林祷雨行宫。“商汤桑林祷雨行宫”碑的树立,进一步彰显了析城山为国家层面祭天祷雨中心的历史地位,是继北宋之后又一次得到了国家级学术界的充分肯定。
遵从“商代尚白”习俗,选用白色大理石。碑体由三层构成,碑座两层,下层碑座高13厘米,象征商汤执政13年;上层碑座高3600丝米,象征商汤桑林祷雨距今3600余年;主碑长90厘米、高50厘米,寓意九五之尊。碑文用宋体镌刻,以铭记宋神宗敕封析城山神为“诚应侯”,宋徽宗加封析城山神“嘉润公”、赐汤庙“广渊之庙”为额,以及宣和七年用公帑修缮析城山商汤行庙、嘉润公祠,增饰庙像,“以称前代帝王之居而至崇极之意”的空前盛况。主碑正面镌刻“商汤桑林祷雨行宫”八个大字,明确宣称析城山即3600年前商汤桑林祷雨圣地,此处及当年商汤桑林祷雨行宫所在地。背镌铭文,概括了商汤革命、为民祷雨的壮举,颂扬了商汤的丰功伟绩:
汤武革命,克夏而王。连年亢旱,庶民罹殃。
桑林祈祷,以身为牲。六亊问天,休应辄偿。
民贵君轻,协和万邦。汤风濩韵,奕世流芳。
赑屃(bìxì),这附近的两座石雕叫作赑屃,是石碑的底座。赑屃是古代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鳌、龟趺(fū)、填下、龙龟等。赑屃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俗称“神龟驮碑”。神龟是“长寿吉祥”的象征,以“神龟驮碑”是地位级别的象征。从这对赑屃的体量,可以想象出它所驮的石碑一定很高大,一派皇家气象!据说触摸神龟能给人带来福气,可以吉祥长寿。大家可以摸一摸,把福气带回去。
析城乔木与建木,瑶池东北角这三棵棠梨树与阳城古八景中的“析城乔木”以及古代神树“建木”有关联。
阳城古八景为:海会龙湫、九女仙台、沁渡扁(piān)舟、灵泉松月、望莽孤峰、修真古洞、盘亭列嶂、析城乔木。
“析城乔木”是指古时析城山瑶池附近生长的几棵高大的棠梨树,年深日久,树木中空形成树洞,其中可以围坐四五个人,中间还可以燃起一堆柴火,可见树洞之大,可想树木之高。仿佛可以通天似的。
“建木”是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可以沟通天地人神的神树,是登天的“梯子”。远古帝王通过这一神梯上下往来于人间天庭。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木禾”的“木”就是指建木,而“禾”是指远古先民种植的庄稼。
晋代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郭璞(276-324,今山西闻喜人)解释“建木,青叶,紫茎,黑华,黄实,其下声无响,立无影也。”从“青叶,紫茎,黑华,黄实”的特征判断,山海经中所谓的建木,其实就是析城山上的棠梨树。至于“其下声无响,立无影”,大概是说树下堆积着厚厚的树叶日久腐烂变软,踩上去几乎没有声响;而庞大的树冠遮住了太阳,站在树下,不会被太阳照出影子。
总之,“析城乔木”与“建木”其实是一回事,就是古代高大的棠梨树。这三株棠梨树,有人推断极有可能是枯死的棠梨树生发出来的。虽是一种猜测,亦有几分道理。
我们今天析城山之旅,析城山水美不美,大家一路走来所见所闻,自然也会有所感悟,想必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行。
析城山是一副山水巨轴,需要细心欣赏;析城山是一部百科全书,需要耐心品读;析城山是一坛陈年美酒,需要精心品味;析城山是一处人间仙境,值得登临游览。
结束行程已是晚上八点,析城山负责人说,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人间谋面皆有缘。”真诚地欢迎国内外朋友,来析城山做客。(文:张引牛,摄影:吉学东、石振华、尹春雷)
很多沙发发质选择留长发把头发扎起来,这样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沙发发质选择留长发把头发扎起来,这样是最好的选择,也没有换过别的发型,毛晓彤、郭碧婷、杨幂谁的发型最好看?...
cos大神小梦颜值有多高?看了这组图就知道,网友:太太太好看! 小梦这次的作品身穿蓬莱仙气服,长发飘飘。 小梦整个表现都展现了公子温如玉的感觉,加上现场道具,再加上薄薄...
Clara克拉拉秒变轻熟女LOOK 短发精致动人 Clara克拉拉秒变轻熟女LOOK 短发精致动人 Clara克拉拉秒变轻熟女LOOK 短发精致动人 Clara克拉拉秒变轻熟女LOOK 短发精致动人 Clara克拉拉秒变轻熟女...
红魔电竞宇宙新品发布会5月10日15点举行 “永‘5’止境” 红魔电竞宇宙新品发布会将于 5 月 10 日 15 点举行,届时将带来 5 周年新品,口号为“永‘5’止境”。 而从发布会海报来看,...
来一波黑暗系壁纸,以后装逼可就靠它了!耶~ 因为今天是星期天,不能光看我推荐的小说呀!(羞羞)所以就想来点不一样的壁纸!希望侬们喜欢~(ฅω...
二年级小学生合唱《勇气大爆发》,声音稚嫩令人陶醉,画面超治愈 二年级小学生合唱《勇气大爆发》,声音稚嫩令人陶醉,画面超治愈【二年级小学生合唱《勇气大爆发》,声音稚嫩...
二老板拍的一批猛图 二老板拍的一批猛图 二老板拍的一批猛图 二老板拍的一批猛图 二老板拍的一批猛图 二老板拍的一批猛图 二老板拍的一批猛图...
耽美是原罪吗?详解深海先生非法经营案 2017年,深海先生26岁 2017年,深海先生26岁。正准备参加自己“新书签售”的她,因涉嫌非法出版,当场被警方带走。这件事对“耽美圈”影响...
IWC万国表全新葡萄牙系列计时腕表 2020年6月16日,沙夫豪森 —— 2020,绿浪来袭。IWC万国表呈献全新葡萄牙系列计时腕表,并首次在这一经典时计中运用绿色表盘设计,同时延续其简约...
cos:阴阳师 和服雪女,小桥私影 原作:阴阳师 角色:雪女 Cn:霜月shimo 摄影:小內...
顶级流量的小鲜肉们是什么学历呢?学历并不代表实力 陈伟霆在17岁中专毕业后就没在上学了,之后通过某选秀节目狂揽5项大奖进入娱乐圈,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展现出了很多科班...
二战德国陆军军装以及单兵装备大全 德国步兵军装 1945 春(德国柏林) 德国党卫军军装 1944 夏(诺曼底) 德国步兵军装 1944 夏(诺曼底) 德国山地步兵军装 1944 夏(意大利前线) 德...
二十四节气花|《夏至繁花》展海派之美 太阳照射在北回归线上,这天白天的时间最长,夜晚的时间最短,所以被称为“夏至”。夏至前后,雷阵雨比较多,气温不会很高,可以说是夏...
iPhone8Plus玻璃后盖维修费曝光,摔一次一台安卓旗舰没了 新出的iPhone8/8 Plus的机身前后,官方表示其皆采用迄今最坚固耐用的玻璃面板。但论结实程度,玻璃毕竟比不上金属。换句换说...
cos:明日方舟,龟龟,我才是你们的对手 龟龟:阿杉 摄影后期:圆圈...
东北话表情包(方言系列) 东北话表情包(方言系列) 东北话表情包(方言系列) 东北话表情包(方言系列) 东北话表情包(方言系列) 东北话表情包(方言系列) 东北话表情包(...
二战德国军事实力到底有多强大?居然以弱敌强气势非凡的发动战争 1914年,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这个2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国家,军事...
309路316路336路公交 7日起改道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朱榕)记者从市道运中心获悉,因汽车南站拆迁,7日起,变更309路等3条公交线路起讫站点和行驶走向。 309路起讫站点...
红苹果乐园女主馨子近照曝光,颜值在线宛如少女,可惜没有存在感 《红苹果乐园》曾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转眼18年过去,女主角萧晴的扮演者馨子已经37岁了,不过她的颜值依然在...
6张刘亦菲版神雕侠侣珍藏照片:太难得了,只留下一声叹息 2006年刘亦菲版的神雕侠侣在现辉煌,刘亦菲饰演的小龙女清新脱俗。刘亦菲的宠物很可爱。 大胡子张纪中看来很会训马,正...
30岁到40岁,换对这几款发型不显老,摩卡波波头发型更减龄 30岁到40岁,换对这几款发型不显老,摩卡波波头发型更减龄 短发造型真的非常的流行,但是剪的不好真的会秒变成大妈,想哭的心都...
国服第一韩信战力已超1.8w,晒出战绩寂然笑了,国一韩信就这 在王者荣耀中韩信这个英雄非常受欢迎,机动性强优质皮肤还多,所以很多打野都喜欢玩韩信,说到韩信很多玩家心里第...
YY主播夏可可直播间自爆最近钱都被骗没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前几日夏可可在直播间因为车祸赔款和官司问题痛哭不已,因为去年的那场车祸,夏可可不仅面临给死者家属的...
Jacques de Bascher一个让Yves Saint Laurent和老佛爷Lagerfeld反目 #老佛爷去世##老佛爷与ysl的爱恨情仇# Jacques de Bascher一个让Yves Saint Laurent和老佛爷Lagerfeld反目成仇的法国男人,Lagerfeld后来说J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