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朱棣身边没有叛徒,但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

2024-03-26 21:40 来源:来今网 点击:

为何朱棣身边没有叛徒,但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

靖难之役作为明朝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情非常的感兴趣。因为削藩上的矛盾,朱棣起兵夺了朱允炆的皇帝之位,而朱允炆因此下落不明,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不过在朱棣和朱允炆的身边,他们各自的大臣,相互之间的表现也是非常不一样的,比如朱棣的身边,可以说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人当叛徒,但是朱允炆的大臣却一个接一个的向朱棣投降,这是为什么呢?

为何朱棣身边没有叛徒,但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

1、朱棣有军民基础

朱棣出生的时候,父亲朱元璋还在和陈友谅争天下。甚至在他出生当天,由于军情紧急,朱元璋连儿子都来不及看一眼,就赶往前线指挥作战了。所以朱棣从小,就是在战火中长大的,直到战争结束,朱元璋准备第二年登基了,朱棣才与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朱元璋即位后,认为这个天下还是要靠子孙来守,于是将儿子们分封为藩王,其中朱棣为燕王,封地在北平。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由于从小耳濡目染,所以他到了藩地后,很快组建起一支强劲的部队,在这里扎下根基。

在他就藩期间,势力不断扩张,还有两次成功北伐的经验,甚至曾招降元太尉乃儿不花。跟着这样一位强悍英明的领导,论谁都舍不得离开,跟着燕王有肉吃。

2、朱棣有起兵理由

太子朱标去世后,按理来说,朱元璋次子朱樉是最有希望被立为太子的。但在朱元璋晚年,次子朱樉、三子朱棡接连去世,朱棣就成为最年长的皇子。但朱元璋完全没管那么多,直接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这已经让朱棣心中很不满了。

更没想到的是,朱允炆一即位,就迫不及待开始削藩,先后处置了五位叔叔,手段又快又狠。谁都知道,朱允炆最终的目的是朱棣,于是在姚广孝的劝说下,朱棣决定起兵靖难。

朱棣起兵名义上是“清君侧”,实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身边的人仍然不会背叛他,这是因为朱棣起兵,完全是被朱允炆逼的。朱允炆才是不念亲情,残忍弑叔的“反面人物”,朱棣反而能得到支持。

为何朱棣身边没有叛徒,但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

3、朱棣是位好领导

朱棣就算个人能力再强,要想推翻侄儿,也得靠士兵为他卖命。而要想大家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就必须要与下属打好关系。

就好比有一次,一位士兵在行军途中病倒,情况很严重。朱棣知道后,立刻叫人将其放在自己的备用马匹上,并送回去治疗。有的将领认为这样不妥,毕竟朱棣身份贵重,他的马怎能让小兵骑。但朱棣却说:“人命比马重要,救人是我应尽之责。”

试问他这样的举措,被别的士兵看到后,还不被供到天上吗?果然,这件事很快传遍军中,后来士兵在打仗时就更加卖力了。至于背叛朱棣之事,不存在的。

4、朱棣深谙权谋之术

建文四年,眼看朱棣就要打到南京城,情急之下,建文帝先后派了三拨人去谈判。

第一次是朱棣的堂姐庆阳公主,朱棣知道堂姐心软,于是一见到她就失声痛哭,然后对她说:“此奸臣欲姑缓我,以俟远方之兵耳。”

言下之意就是我这都是被逼无奈,而且我并无野心,只是要铲除奸臣,我不这样做,死的就是我。庆阳公主向来与朱棣感情深厚,她自然不忍见到他去送死,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第二次是大将军李景隆和茹瑺等人,对于这些人,朱棣知道要展现自己强悍的一面,一来让他们知难而退,二来让其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于是朱棣对他们说:

“皇考已分封,今割地何名?公等归奏上,但奸臣至,我即解甲谢罪,退谒孝陵,归奉北藩。”

为何朱棣身边没有叛徒,但建文帝大臣却纷纷投降?

大意还是说,我不是要造反,我只是要除奸臣。而且皇考(指朱元璋)已经分封过了,如今割地又有什么用呢?只要奸臣被铲除,我立刻退兵回北平,老老实实不再出来。

他真的摸透了李景隆和茹瑺的心理,结果回去后,李景隆就开始动摇。后来朱棣入南京时,茹瑺更是第一个建议他登基的,《高祖实录》记载:“及燕王入南京,召瑺,瑺首劝燕王即帝位,是为成祖。”

第三次是朱棣的兄弟谷王朱橞、安王朱楹,《明通鉴》记载:“上复遣谷王橞、安王楹等往,王卒不奉诏,唯与诸王相劳苦,宴罢遣归。”

就是说朱棣盛情款待了兄弟,然后向他们诉苦,同时安慰他们有多不容易,接着派人将他们护送回去。

比起建文帝狠心清算叔叔,朱棣这样做,让谷王和安王瞬间感到很难过。自己代替侄儿来谈判,可是成功后,侄儿下一个会不会就拿自己这个藩王开刀呢?于是回去后,谷王就和李景隆商量投降,最终二人打开了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城。

看了为何朱棣身边少有叛徒的理由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建文帝大臣要纷纷投降了。朱允炆固然是位仁慈的帝王,但他对叔叔们下手太狠了。虽然削藩没有错,可错在他太过心急。这些叔叔都对明朝有贡献,他二话不说就将他们削爵囚禁,实在令人心寒。

另外,他一味只听黄子澄、齐泰这些人的话,这些人虽然饱读诗书,却毫无政治经验,空有忠心却没有能力。他听了黄子澄的话,让李景隆取代耿炳文,可当李景隆连吃败仗,群臣都请求处死他时,朱允炆非但不追究,反而还下旨安慰李景隆,这让群臣怎么想。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文帝并非明主,既然朱棣也是老朱家子孙,那么谁当皇帝不是当呢。事实上朱棣对于投降的大臣,大多都很宽容。就好比他即位后,就让茹瑺仍任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并且封他为忠诚伯,食禄一千石,终其一生不改。

所以说为人君者,光有仁慈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如此,在关键时刻,仁慈甚至会成为致命弱点。而在其手底下的人,除非像黄子

相关文章

​关羽是被马忠杀的吗?

​关羽是被马忠杀的吗?

关羽是被马忠杀的吗? 有关关羽的死,其实一直还是有不少争议的,而究竟是谁杀了关羽,在众多的说法当中,有一种说法让人非常奇怪,那就是关羽是被马忠所杀。马忠本来和关羽一...

​韩信之死刘邦是喜还是忧?

​韩信之死刘邦是喜还是忧?

韩信之死刘邦是喜还是忧? 我国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经无限感慨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

​赵匡胤真的重文抑武吗 他巩固政权用了哪些手段

​赵匡胤真的重文抑武吗 他巩固政权用了哪些手段

赵匡胤真的重文抑武吗 他巩固政权用了哪些手段 太祖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不得滥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所以便认为赵匡胤是重文抑武,然而真相真是这样吗?实际上赵匡胤的...

​元朝时期汉人地位如何

​元朝时期汉人地位如何

元朝时期汉人地位如何 在元朝时期,汉人属于低等人。当时元朝政府将全国人民分成四个等级,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汉人被奴隶化,可以自由买卖,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武惠妃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武惠妃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武惠妃和武则天有什么关系? 武惠妃作为唐玄宗的一个宠妃,生前也是一直受到唐玄宗的宠爱,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后来杨贵妃进宫,其实是因为她和武惠妃长得很像,唐玄宗想要借此...

​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什么要杀掉太平公主?

​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什么要杀掉太平公主?

李隆基登基之后,为什么要杀掉太平公主? 李隆基最为人所熟知的,或许还是他和杨贵妃的故事,但是李隆基毕竟身为皇帝,唐朝也的确在他手中走上了巅峰,尽管后来又没落,但是不得...

​诸葛亮北伐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诸葛亮北伐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诸葛亮北伐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诸葛亮算是《三国演义》下半部分的第一男主角,基本上三国的进程都是以诸葛亮为中心在讲述。其中诸葛亮决定北伐,也是演义里最精彩的一段故...

​鉴真给中国造成损失有多大?

​鉴真给中国造成损失有多大?

鉴真给中国造成损失有多大? 说到这个鉴真其实争议很大的,很多人都说他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其实从现在看是有这个说法的,但是在唐朝当时不见得是这样的,但是这个问题还...

​为什么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功臣?

​为什么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功臣?

为什么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功臣? 尉迟恭,作为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门神之一,他在历史上也是很厉害的,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自己夺得太子之位的过程...

​历史上的李宸妃有多惨 被错换的人生

​历史上的李宸妃有多惨 被错换的人生

历史上的李宸妃有多惨 被错换的人生 《大宋宫词》中,刘娥和李婉儿原本是一对要好的姐妹,但后来却走向陌路,婉儿决定和刘娥永不再见。刘娥也觉得对不起婉儿,但事已至此,她...

​韩王安投降四年后 秦王嬴政为何还是杀了他

​韩王安投降四年后 秦王嬴政为何还是杀了他

韩王安投降四年后 秦王嬴政为何还是杀了他 韩王安是战国时期韩国的最后一位国君,韩国是秦国灭六国的第一步,而韩王安知道自己的韩国面对强大的秦国并没有太多的招架之力,因...

​嫪毐为什么要发动叛乱 原因和结局介绍

​嫪毐为什么要发动叛乱 原因和结局介绍

嫪毐为什么要发动叛乱 原因和结局介绍 在秦始皇嬴政正式亲政之前,他需要扫除的就是吕不韦的势力,至于赵姬虽然也身居高位,但其实她并不太关心政事,然而赵姬身边的嫪毐却不...

​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为什么敢威胁李渊?没人拦着他吗?

​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为什么敢威胁李渊?没人拦着他吗?

玄武门之变尉迟敬德为什么敢威胁李渊?没人拦着他吗? 玄武门之变也算是一次很经典的宫变了,正所谓成王败寇,李世民成功了,成为后世敬仰的唐太宗,李建成兵败身死,一切都没有...

​东吴人才济济不输蜀汉,如果吴国拿下蜀国能否一统中原?

​东吴人才济济不输蜀汉,如果吴国拿下蜀国能否一统中原?

东吴人才济济不输蜀汉,如果吴国拿下蜀国能否一统中原? 其实东吴在三国中一直排在第二名的位置,原本蜀国鼎盛时期是有能力挑战吴国的,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惨败而归,最后再也无...

​大明盔甲样式大全 明朝盔甲种类

​大明盔甲样式大全 明朝盔甲种类

大明盔甲样式大全 明朝盔甲种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娱乐的多元化,审美的提升,如今的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主要的娱乐之一,而类型也是越来越丰富了,而那些关于历史类...

​武则天为何不让百姓吃肉?

​武则天为何不让百姓吃肉?

武则天为何不让百姓吃肉? 肉食,基本上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类食物,除了一些因为自己的身份或者自己的习惯坚持吃素的人,其他很少有人会坚持做到不吃肉。而在古代...

​汉桓帝后人对他评价如何?被诸葛亮拿来当反面教材

​汉桓帝后人对他评价如何?被诸葛亮拿来当反面教材

汉桓帝后人对他评价如何?被诸葛亮拿来当反面教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商鞅如果不死,秦国会加快统一吗?

​商鞅如果不死,秦国会加快统一吗?

商鞅如果不死,秦国会加快统一吗? 秦孝公死后没多久,商鞅也死了,因为商鞅触动到了秦国原本权贵们的利益,当秦孝公还在世的时候,他是权力支持变法的,所以也一直都有他给商鞅...

​朱厚照的豹房是用来作什么的?

​朱厚照的豹房是用来作什么的?

朱厚照的豹房是用来作什么的? 豹房,听上去像是一个养豹子的地方,古代的皇帝权势极大,修建一个养豹子的地方,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就算是修建一个动物园,囊括天下珍...

​武则天用人有哪些特点 这三类人曾得到重用

​武则天用人有哪些特点 这三类人曾得到重用

武则天用人有哪些特点 这三类人曾得到重用 不得不说武则天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女性,她的政治嗅觉和手段不比男性要差,甚至还强上许多。其实武则天本该终身为尼的,结果她不仅...

​后来加入刘关张的诸葛亮,是如何融入这个铁三角的?

​后来加入刘关张的诸葛亮,是如何融入这个铁三角的?

后来加入刘关张的诸葛亮,是如何融入这个铁三角的? 诸葛亮在出山以前只是一介布衣,而且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而刘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但他依然愿意放下身段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

​张作霖的保镖宫猴子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张作霖的保镖宫猴子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张作霖的保镖宫猴子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说到张作霖其实大家都这个军阀在当时也是一方豪强啊,但是一个人厉害那背后也是有很多一起支持他的人的,张作霖就一位叫宫猴子的保镖,...

​元惠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元惠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元惠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元惠宗是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末代皇帝。他在位一共37年时间,期间完成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完善法制,严惩贪腐,大力选拔人才,想要挽救元朝持续衰...

​纣王死时商朝的十五万大军去哪了?为何突然消失了?

​纣王死时商朝的十五万大军去哪了?为何突然消失了?

纣王死时商朝的十五万大军去哪了?为何突然消失了? 纣王作为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一直以来都是以暴君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中的,人们对于纣王的印象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了,不过今...

热门图文

  •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关系图
  • ​盘点三国中七大单骑救主人物
  • ​为何到了秦二世手上只有20万军队
  • ​刘恒登基之后杀光刘盈的儿子,为何留下刘盈皇后张嫣?
  • ​赵匡胤黄袍加身,为什么宋朝皇帝都穿红色?
  • ​古人想要保命全靠一张嘴?战国时期的谋士嘴上功夫究竟有多厉害?